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79年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帆船贸易进入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79年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帆船贸易进入鼎盛时期。1644年以后的四十年间,由于清朝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一度中衰。中国开放海禁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18世纪末以前,中菲间的贸易方式基本上是在中国海商(包括定居在菲律宾的华商)主导下的传统中国海外贸易形式。

材料二从18世纪末起,传统的中菲贸易开始出现明显的转变。随着远东国际形势的变化,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商船(包括西班牙商船)开始介入中菲贸易,致使中国帆船的传统优势逐渐失去,中菲贸易大部分是由往返于马尼拉与香港、澳门之间的西班牙船只进行的。必须指出的是,此时中国帆船虽然已经丧失了中菲的经营权,但中国商人并没有就此退出中菲贸易。这一贸易的两端继续由中国人挖掘着,一边是在厦门、澳门和香港的华人,另一边是马尼拉的华人。只有一项对中国的出口品——米是由西方人经营的。

材料三18世纪末以前,中国输往西属菲律宾的商品,除了大宗的丝绸和纺织品外,还有各种食品、日用品、禽兽、瓷器等。从西属菲律宾运往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大量墨西哥元。十九世纪以后中菲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中国出口的产品按价值大小的顺序为:丝绸和生丝、亚麻、纸张、瓷器、食品、还有少量的玻璃制品、珠宝首饰和茶叶等。这些货物大部分供菲律宾人民消费,其中作为当地纺织业原料的生丝,仅怡朗省每年进口的数量就值40万比索。进口纸张大部分用于马尼拉的烟厂生产卷烟。而与此同时,从菲律宾输往中国的商品的结构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大米取代白银成为大中商品。接下来是金沙、硬币、棉花、金属器具,马尼拉麻、土布等。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菲律宾的亚麻、咖啡、糖、烟草,特别是香烟也已经开始在上海等中国沿海城市销售。

——以上材料均选自李日强《明清中菲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菲贸易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菲贸易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特点:中菲贸易呈阶段性特点;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影响;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中国商人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中菲在贸易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商品种类丰富;商品种类不断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2)原因:中国封建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近代工业发展缓慢;中国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于世界;政府政策的变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重要贸易据点;菲律宾近代工业的发展。 影响:加强了中菲之间及世界市场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中国政府的收入;促进了菲律宾近代工业的发展。 【解析】(1)由材料“由于清朝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一度中衰”可以得出政府的影响;由材料所述三个时段的不同可以得出呈阶段性特点;由材料“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商船(包括西班牙商船)开始介入中菲贸易”可以得出受世界市场的影响;由材料商品的往来中可以得出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且中国商人占主导地位。 (2)第一问,由材料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对菲律宾的贸易中优势逐渐下降,结合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形势和菲律宾自身的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第二问,结合中国和菲律宾贸易的作用及对中菲律宾双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的扩展的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引力波也被称为“时空的涟漪”,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并传输能量。成功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的科学理论还

A. 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

B. 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进程

C. 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GATT或WTO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

A. 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B. 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

C. 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

D. 区域集团化不利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执掌苏联时,在1957年,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在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在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查看答案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及与棉花接茬连作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B. 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 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出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预算表(单位:万两)

项目

度支部预算

资政院复核

项目

度支部预算

资政院复核

田赋

4810.13

4966.99

正杂各税

2616.38

2616.38

盐茶课税

4631.14

4762.19

捐榆各款

565.23

565.23

关税

4213.93

4213.93

杂收入

3524.48

3569.85

厘捐

4318.79

4417.65

公债

356.00

356.00

官业

4660.09

4722.8

总计岁入

29696.27

30191.03

 

 

(注:数据来自《资政院会奏议决试办宣统三年岁入岁出总预算案请旨裁夺折》)

A. 耕读传家社会文化难以为继

B. 晚清政府财政状况尚有宽余

C. 资政院掌握最高财政  审核权

D. 农民各种赋税负担大为减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