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B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 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 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 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 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 《抱朴子》    B. 《武经总要》    C. 《萍洲可谈》    D. 《梦溪笔谈》

 

查看答案

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江苏卷)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