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了1786年至1830年海外各地输入英国的棉花的数量(单位:磅)据表可知...

下表反映了1786年至1830年海外各地输入英国的棉花的数量(单位:磅)据表可知

——王璨《1700—1830年曼彻斯特棉纺织贸易》

A. 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B. 美国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其他地区

C. 拉美地区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

D. 技术革新扩大了英国对原料的需求

 

D 【解析】材料反映海外各地输入英国的棉花,无关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排除A;美国工业化程度并不落后所有其他地区,排除B;C材料体现不出,排除;由时间可知,当时英国正在开展工业革命,需要充足的原材料,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 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B. 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

C. 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 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

 

查看答案

梭伦将民主因素引入雅典城邦时说:“一个统治者的最大光荣是创造一个民众的政府。”他相信没有人是值得完全信赖的,因而提出对所有行使权力者的行为实行有警觉的控制。这体现了古代雅典对官员权力的有效监督

A. ·直接民主毫无控制

B. 官员权力的有效监督

C. 民主和平等的追求

D. 私人权利的肆意践踏

 

查看答案

(2018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A. 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B.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 “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D. 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思想界主要是围绕东西文化孰优孰劣进行比较、评判和论争。而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源的重视则成为其主要共识。当时思想界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 反思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不足

B. 提振民族精神以抵抗日本侵略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专制与独裁

 

查看答案

1897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这一言论

A. 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

B. 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入人心

C. 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

D. 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着弊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