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

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经济发展落后

B. 贫富差别不大

C. 城邦意识至上

D. 人文思想盛行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富人和穷人住着几乎相同的房子,反映当时雅典公民社会观念平等;而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则反映了雅典公民具有城邦至上的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雅典经济的发展的信息,且当时雅典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材料体现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而不是贫富差别不大,排除B。材料强调雅典公民具有城邦至上的意识,而不是人文思想盛行,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这些决议旨在(  )

A.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放缓国家城市化进程

D. 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查看答案

1932年8月,由共产国际指导的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召开远东反战会议。在筹备过程的新闻报道中,会议的名称最初有“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等,后来又称为“反法西斯蒂非战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蒂代表大会”等。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 反战运动阵线有扩大趋势

C.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

 

查看答案

下表为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学堂种类

出身

第一级

分科大学(含通儒院)

进士

第二级

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举人

第三级

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

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

高等小学堂

廪生、增生、附生

 

 

A.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 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 新社会等级制度的建立

D. 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 白银大量外流

C. 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 市民阶层兴起

 

查看答案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导致了冗官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