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说过,破坏仁的人谓之贼,破坏义的人谓之残,把仁义都破坏的人谓之独夫。听说诛一...

孟子说过,破坏仁的人谓之贼,破坏义的人谓之残,把仁义都破坏的人谓之独夫。听说诛一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下列思想家中提出与孟子观点相似的是

A. 卢梭    B. 黄宗羲    C. 伏尔泰    D. 霍布斯

 

A 【解析】由材料可知孟子强调对于破坏仁义的君主应该被推翻,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有某些相似之处,A符合题意;BCD均反对君主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阳明认为,学贵自得。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这一言论

A. 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强调“心即理”与“知行合一”

C.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    D. 主张思想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创用了年号纪年法,天下太平无事年号就照旧使用下去,如有天灾人祸,就会着

手改元易号。影响汉武帝这一做法的是

A. “天人感应”学说

B. “为政以德”学说

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学说

 

查看答案

“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兼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这一论断说明了

A. 大一统局面形成原因    B. 百家争鸣产生的必然性

C. 法家思想兴起的背景    D.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

 

查看答案

在天人关系上,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荀子认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荀子承继了孔子的天命观

B. 两者阶级立场相同

C. 地主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

D. 民众信仰混乱无序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昞(约37040年),字延明,敦煌人氏。父亲刘宝,以儒学见长。“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刘丽十四岁时,投拜到博士郭瑞的门下学习,因品行端雅、学业优异,深受郭瑪常识。公元400年李割据敦煌,建立西凉,让刘昞主持经籍校勘注释工作,他读书著述更加勤勉。刘昞著有记载前凉张氏政权事迹的《凉书》十卷,撰写了记載敦煌地区史地人物等西凉历史的《教煌实录》共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实录体史书,又注释了《周易》《韩子》等书。公元420年,甸奴后裔北凉沮渠蒙逊打败西凉,拜刘昞为秘书并请他在学馆中教授弟子。其子沮渠牧犍更尊刘昞为国师,令文武百官跟随刘昞学习习经史。刘昞门生弟子遍及河西,“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魏世祖平定凉州,士民东迁,拜授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不久刘昞病逝。朝朝廷诏令;“昞德冠前世,精为儒宗,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

——根据《魏书》等整理

(1)根据材料,说明刘昞能够“蔚为儒宗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昞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