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那些国际力量限制了当时美国的“威力”?

(3)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1)原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举措: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2)国际力量: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振兴。 (3)变化: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 认识: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对苏联的遏制,即冷战,其表现具体体现在: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发表;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北约的组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自冷战开始后,世界政治格局就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多个力量的崛起势必冲击美苏两极;当然,对美国的冲击也就不在话下了,至20世纪70年代,多个力量中心形成,体现在欧洲的逐渐联合(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中国的振兴。 (3)根据材料三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图片所描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极其微妙的特征,体现在:由原来的美苏两极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而且还没有定格,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五大力量间联系更紧密,相互制约。从材料三图示及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其具体体现在: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有利于加速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回答: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所谓将统治者关进笼子,当然包括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强有力的监督。

请回答:

(1)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综上分析中美两国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

 

查看答案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A. 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 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 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

“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 )

A. 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

B. 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C. 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的缓和

D. 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

 

查看答案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 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 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 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 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