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九章律》和其它一系列法律,统称“汉律”。汉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种。律为律条,令为诏令,科为法律适用,比为案例类推。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近代严复曾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已走到尽头。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律和罗马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近代时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1)不同: 汉律 罗马法 “汉承秦制”,由秦律发展而来。 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法律制度;由习惯法到成文法。 重刑法、轻民法;强调皇权至上,重视加强君主统治。 重视民法,重视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儒家经义成为法理基础(封建礼教与法律结合,礼刑一体)。 以自然法(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为核心理论 相对封闭和保守。 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具有开放性。 加强了君主统治权力;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成为近代法制的渊源。 (2)   影响 原因 中华法系 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未能走上近代化道路,对近代立法影响甚微。 中华法系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以封建纲常礼教为指导思想; 近代时期受到西方法律观念的冲击。 罗马法系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以及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法系深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 自由、平等、公正的自然法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 适应了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需要。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结合材料从法律来源、法律内容、法律基础以及营销等方面比较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结局和立法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原因”结合中国和罗马时期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往往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却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中。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三: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主要发挥民众监督的作用。民众监督是建立在直接民主制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任职资格审查、信任投票,账目审计和告发程序,都是在公民直接行使主权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上进行的。前三种程序已经制度化,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运行机制较为成熟。信任投票和账目审计往往与告发程序联合,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控。

——摘编自张春梅《古典时期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的监督机制与中国古代的有何不同?综上所述,就制度创新而言,东西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贡献是什么?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注重证据,公平正义

B. 注重程序,灵活性强

C. 注重形式,保护平民

D. 注重执行,条文清晰

 

查看答案

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B.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C.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查看答案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 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理性、公平、重视证据

 

查看答案

明朝万历皇帝因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七、六,史称“万历怠政”,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君臣之争引起官场混乱    B. 内阁对皇权制约强化

C.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D. 君主专制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