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初始协议,中国“有机会”在15年后的2016年12月自动获得...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初始协议,中国“有机会”在15年后的2016年12月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当前明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且不断在这个问题上和欧洲加强“协调”。这说明当前

A. 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着矛盾冲突

B. 欧美主导的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C. 中国经济市场化建设程度较低

D. 美不能再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

 

A 【解析】美国与欧洲反对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着矛盾冲突,故A正确;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并未挑战欧美主导的贸易体系,故B错误;21世纪初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错误;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与美能否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这从侧面反映了

A. 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

B. 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

C. 西方国家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D.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弊端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英国有202个城镇选区,按惯例每个选区都可以选出两名下院议员。一些“衰败选区”平均一两个选民就可以选出一名议员。相比之下,像伦敦、米德尔塞克斯这些巨大的选区会有成千上万选民,它们也选出两名议员。选区的这种分布表明

A. 贵族在政权中失去优势地位

B. 民主选举制很容易受到控制

C.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形同虚设

D. 议会选举改革充满矛盾斗争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播葡萄架的,本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典型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

B. 注重调节公民之间债务纠纷

C. 严格限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查看答案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

A.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

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

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

 

查看答案

1941年,中国政府即与美英政府交涉废除现有不平等条约,美方承诺“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1943年中美中英新约签字,其他一些享有在华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政府互换照会。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

B. 中国在外交领域逐渐自强

C. 美国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

D. 战争冲击美英的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