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 项目 农业税收...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

项目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它收入

总收入

年代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 中国古代以来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洋务企业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

C.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晚清财政影响

D. 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在三大改造时期,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1895年宣告破产,1911年的工商杂税和洋务企业无关,故B项错误;外国资本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1914年后的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材料数据说明工商杂税的数额和比重剧增,这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说:(洪秀全)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下诏“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洪秀全此举

A. 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 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 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 结果实现区域的思想统一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农耕经济的领先

B. 自然经济的解体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重农抑商的风气

 

查看答案

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A. 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 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 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 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查看答案

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查看答案

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 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