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 数字化

B. 多元化

C. 网络化

D. 日常化

 

B 【解析】“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说明报纸、电台、电视以及网站、手机等通讯手段并行不悖,这反映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数字化、网络化只反映出后者的趋势,故A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日常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5年6月1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

A. 铁路运输的发展    B. 轮船航运的发展

C. 电报等通信发展    D. 报纸等传媒发展

 

查看答案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B. 当时中国人不能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C. 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不高

D. 修建铁路便利列强侵略中国

 

查看答案

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917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 火车

B. 轮船

C. 飞机

D. 汽车

 

查看答案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滞后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得出哪些教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