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D.实行余粮征集制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领导人讲话为切入点,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考查考生对史料有效信息解读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显示,领导人把出售粮食和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的做法予以否定,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内容,强调允许出售粮食。B项时间是1928年,材料没有体现集体所有制内容;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是被否定的内容。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

①“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

②“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 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

C. 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

D.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查看答案

二战前苏联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把科技革命的成果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认为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苏联的这一转变

A.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C.引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     D.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A.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C. 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D. 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查看答案

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

A. 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C. 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    D. 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查看答案

1947年,苏联的一本杂志把“列宁在布良斯克森林巡猎”错印成“列宁在布良斯克森林下仔”。这个事件本没有秘密蓄谋,但“罪人”的命运却是悲惨的。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印刷水平低下    B.苏联强调历史的真实性

C.苏联人民对列宁满怀崇敬          D.苏联法制不健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