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复兴经济之用,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该法案客观上

A. 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壮大

B. 扶持和控制了西欧国家

C. 使“冷战”重心发生转移

D. 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D 【解析】“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的措施说明的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有利于打通各国关税的壁垒,促进贸易的自由化,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D正确;A属于政治目的;B属于实质,不是客观影响;冷战中心仍在欧洲,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对新政的作用与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新政的积极意义相当明显。清廷覆灭了,也不能说新政全部失败了,且不说经济建设、司法制度、社会习俗、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即使是预备立完宪没有走完全程,也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另一面,也不能说,假如不发生革命,让新政继续下去,中国近代转型就会更加顺利。因为,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正是一部分新政刺激的结果,是新政无法继续走下去的结果。

——摘编自《熊月之谈清术新政与危机的纠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正是一部分新政刺激的结果”的理解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国人自办新式学章始于洋务派,但这些学堂一般都规模较小,为科举正途所歧视,被社会视为另类,多为附属于某一军队或企业的专业训练性质的简易学堂。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留学生人数约200人,维新运动期间,清政府宣布对科举旧制度进行改造,建立全国性的新式学校体系,维新人士认为,旧学通向科场,主要为统治者培养官吏,而新教育体系通向社会,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显示出明晰的全民教育观念,新式教育由此大兴。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新式教育大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新式教育大兴的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为了对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多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辽朝经过长时期探索确立了北南面官的官制。中央行政机构分别隶属北南二枢密院,称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南面官沿用唐制,有三省、六部之设,率相有大丞相、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职名;北面官采用契丹传统的部族制度,有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朝中央官之所以分别归入北面和南面,

是因为契丹人拜日,东向而尚左。在捺钵(辽帝)朝廷中,皇帝的殿帐东向,上朝时文武百官在殿帐前面左右分别,左侧即是北面官,下面就是南面官。

正因为出现了专门管理农耕民族事务的“南面官”,才得以加强对汉人以及渤海人聚居地区的直接统治;而北面官系统的形成也使得各部族首领成了朝廷的地方官,不再是可以自行其是的“君长”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北南面官体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制中央实行北南面官体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西汉前期,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重。汉武帝为了削弱承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奏章文书。此时,大臣们的奏章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待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承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机构为“外朝”。从此以后,尚书台台的权力日重,人臣要参与中枢,必须加“领尚书事”或“平尚书事”的头衔。“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摘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武帝中央机构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获得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人多数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这说明

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D. 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