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较早注意人口问题的古代国家,公元前八世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较早注意人口问题的古代国家,公元前八世纪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国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国人口登记和招徕邻国农民的方式来快速增加人口,从汉至唐,绝大多数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如汉代的贡禹,国时的曹操,唐代的刘晏等。时至宋代,地广人稀的现象早己不复存在,人口压力渐大,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适度人口或者减少人口的思想。但是,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如明初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以加强户口管理,还把最低婚龄降至男16岁,女14岁。到了清初,统治者更是废除了单独的人口税,实行“摊丁入亩”税制,即把原来征收的丁银全部摊入土地税内,这使得农民人身束缚逐渐削弱,增人不增税,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到清末人口突破4亿,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

——摘编自王孝俊著《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变迁》等

材料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无计划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来,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但后来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理论的错误批判使得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新的生育高峰,导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提出并全面阐述。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l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公开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由此在全国掀起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高潮,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

——摘编自《中国计划生育活动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人口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1)特点:较早注意人口问题(或公元前八世纪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通过加强户口管理和推行早婚等方式增加国家人口(或秦国商鞍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国人口登记和以招徕邻国农民的方式来快速增加人口;或初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以加强户口管理,还把最低婚龄降至男16岁,女14岁);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即是对传统人口政策的继承(或从汉至唐,绝大多数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控制人口的思想开始出现并逐渐受到重视,(或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适度人口或者减少人口的思想;或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人口不断增长(或到清末人口突破4亿)。 (2)变化:人口压力使人口增殖思想转变,政府转向控制人口(或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人口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或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人口控制由局部到整体,由松散到严格(或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控制人口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或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强调法律法规在人口控制问题上的重要性(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或人口增长指标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启示:加强人口问题意识;促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实力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答时需要紧扣“我国是较早注意人口问题的古代国家,公元前八世纪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国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国人口登记和以招徕邻国农民的方式来快速增加人口”“明初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以加强户口管理,还把最低婚龄降至男16岁、女14岁”“从汉至唐,绝大多数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国人口不断增加”“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适度人口或者减少人口的思想”“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到清末人口突破4亿”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据材料二“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导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提出并全面阐述”“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等信息归纳出变化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通过题干所给材料及上述试题的解答,可以从人口问题、人口发展与经济协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点晴:解题时一方面需要紧扣史料,提炼有效信息,一方面需要紧扣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归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这反映出当时

A.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    B. 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

C. 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    D. 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查看答案

有学者写道:“19世纪后半期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190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达20万英里,超过了欧洲铁路长度的总和。……工业化的北部,生产棉花、甘蔗的南部和生产粮食为主的西部,在各自专业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物资交流,国内贸易达到异常活跃的程度。”这反映出

A. 美国铁路建设速度快于欧洲    B. 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决定性保障

C. 美国铁路修筑技术优于欧洲    D. 经济地域性差异推动交通建设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查看答案

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如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使亚太地区又重新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历史经验教训。下列不属于此次战争的经验教训的是

A. 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B. 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证

C.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 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冀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趋于下降。这反映了

A. 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

B. 近代民族工业已有长足发展

C. 中国自然经济顽强的抵制作用

D.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