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

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由殖民扩张而兴起的城市

B. 是英国资本主义工场聚集地

C. 出现纺织垄断组织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工业发展情况,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工业发达,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垄断组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名为《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骑自行车的妇女》,图中的现象可以说明

A. 宪章运动促进了男女平等观念的产生

B. 工业革命增强妇女经济和社会的独立

C. 女王执政提高英国上层妇女社会地位

D. 议会改革有利于中下层妇女参政议政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1790--1860年美国大陆人口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国

A. 工业产品的市场日益广阔

B.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工业化具备了充足劳动力

D. 对外移民的增长速度在加快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的美国家庭本身就是主要的经济实体,家庭农场、家庭店铺和家庭工业几乎遍布全美;19世纪中期,主要劳力多数走出家庭到别处赚钱谋生。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的广泛影响

B. 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

C. 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D. 工业社会的深入发展

 

查看答案

人们常说“宏伟归于罗马”,罗马的宏伟主要体现在建筑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的优秀成果,有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帝国中央倡导的风格普及于帝国全境,而各地各族的匠师也携其才识与技艺传统,参加并融会于共同的帝国建筑的洪流中。我们在皇帝图拉真、哈德良任用的建筑师中,不仅看到来自希腊的人才,也有从小亚细亚和埃及选拔的大师。帝国边陲城市的建筑却有着几乎从一个模子产生的共同形式与风格。

    ——摘编自朱龙华《罗马文化》

材料二;  罗马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到他们创造的宏伟。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公民能感到自身是高大建筑所代表的巨大帝国一个有意义的部分。

   ——摘编自苏珊·伍德福德《剑桥艺术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建筑的成就超越前人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建筑师让人们感受建筑“宏伟”的方式。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建筑在巩固帝国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材料三: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

(3)请问他的思想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