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截至2007年11月,世贸组织共有成员151个。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哪些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它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1)交通运输技术、通信技术(或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任务: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意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3)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解析】(1)根据题干“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反映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结合所学分析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原材料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2)第一问结合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的内容加以回答即可。第二问据材料“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入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要求中国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做到趋利避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A. 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B.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 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 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查看答案

2016年G20峰会已在中国杭州顺利举行。为确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主办方需要特别重视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

A. 粮食短缺问题

B. 传染病横行问题

C. 能源危机问题

D. 恐怖组织活动问题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体制保障是

A. 市场经济制度广泛建立

B. 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

C. 国际形势日益走向缓和

D.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查看答案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曾比喻说:“它好比一个党支部,美国现在是书记,中国是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美国担心中国以后会跟他作对,于是趁你要求入党时好好考验一番。我们为了入党,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东南亚国家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

材料二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须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列宁

材料三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施该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经济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