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联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分别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

苏联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分别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这反映了苏联

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④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

 

B 【解析】苏联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①正确,③错误;题干中对重工业的投资占有绝对比重体现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正确,④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可知斯大林

A. 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B. 对苏联工业化充满信心

C. 反对农业集体化

D. 帮助西方摆脱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实行

A. 重农抑商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海禁政策

 

查看答案

《静静的顿河》有这样的描述:“青天白日里……把我们家的粮食、小石磨都抬走……这样是为劳动人民?该描述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 粮食税

B. 义务劳动制

C. 企业国有化政策

D. 余粮征集制

 

查看答案

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问:“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回答说:“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材料三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也来自苏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利用。

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

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老农所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5)根据材料一、三、四分析苏联和美国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