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供应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

供应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该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主要是

A.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  

B.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供应学派”就是强调“供应”二字,它的本质特征就是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刺激消费,通过这些刺激达到解决经济滞涨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

C.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D.各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查看答案

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他批评的是

A. 社会矛盾    B. 计划经济

C. 过度的福利政策    D. 选举制度

 

查看答案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甲午战争后,也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甲午战争之胜负有很大的偶然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材料二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材料四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材料二中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

(2)材料三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