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制造业生产的百分比分布(%) 国家 1870年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制造业生产的百分比分布(%)

 

 

国家

1870年

1913年

1937年

美国

233

358

322

德国

132

157

107

英国

318

140

92

法国

103

64

45

俄国

37

55

185

意大利

24

27

27

加拿大

10

23

20

比利时

29

21

13

瑞典

04

10

13

日本

110

12

35

印度

 

11

14

其他国家

 

122

127

 

 

——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24页)

从表格中提取两组能够反映世界经济领域变动的数据,并分别对其加以解读。

 

数据解读可以从反映的事实、成因或影响等任意角度展开,也可以就以上角度“混和”解读。 【示例】 信息一:1870年英国制造业比重占近1/3,此后下降到1913年14%和1937年的92%,而美国到则上升到1913年的358%和1937年的322%。 事实角度解读:世界经济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信息二:1870年英国、法国、美、德国和比利时五国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4/5以上,到1913年时,这个比例下降到了不足3/4。 影响角度解读:工业化浪潮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 信息三:俄国(苏联)制造业比重从较低份额,增长到1937年的185%,占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原因角度解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通过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 信息四:1870-1913美、德两国制造业比例增长迅速,而英法两国明显下降。 “混和”解读: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引发了一战。 【解析】本题据材料表格“1870到1937年世界制造业生产的百分比分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表格中提取两组能够反映世界经济领域变动的数据。例如:1870年英国制造业比重占近1/3,此后下降到1913年14%和1937年的92%,而美国到则上升到1913年的358%和1937年的322%。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经济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注意可以提取多组数据,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是晚明浪漫思潮中的先驱者。他批判理学箝制思想:“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并以辛辣的笔法揭露“假道学”。李赞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地位平等,这是带有民主启蒙性质的萌芽思想。

——摘编自张品端《从朱熹、李贽到严复——兼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

材料二从表面上看,路德是典型的离经叛道者,以致于教皇利奥十世宣布路德为“异端”。但实际上,路德的学说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继承了传统基督教教义。……他摒弃天主教繁琐的圣礼和教阶制度,认为信徒凭着“信”就能与上帝沟通,得到拯救,斥责罗马教会道德沦丧。“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和有益的事都是善功”;“所有基督徒,在他们之间除了职务不同以外,没有其他差别……我们有同一个洗礼,同一个福音,同一个信仰。”路德建立新的信条,对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曾起过重大作用,得到反封建的各个阶层的拥护。

——摘编自胡玉娟《拯救信仰——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贽和路德二者的思想相同之处与实质区

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和路德思想的不同影响及其成因。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总统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口号,迷信政治和军事的斗争。而克林顿上台后,提出了“振兴美国经济”的口号,利用经济力量,来推行其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克林顿政府的做法

A. 提升了经济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

B. 放弃了美国一贯的对外遏制战略

C. 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D. 形成了美国主导的单级世界格局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联私商零售贸易额占全部零售贸易的比重

表中数据变化表明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一步扩张

C. 经济政策的调整引起市场萧条

D. 苏联经济的外部环境日益恶化

 

查看答案

17世纪英国议会斗争常用的方式是弹劾,但仅用此对付叛乱者、叛国者和滥用公款者。18世纪早期,下议院采取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取代弹劾制,即对政府某项政策或措施进行谴责,或者对国王的某个大臣投不信任票。这一变化表明英国

A. 责任制内阁逐渐成熟

B. 议会行政监督制度日益完善

C. 议会主权原则得以确立

D. 政府大臣无需再对国王负责

 

查看答案

梭伦时有惩处“在公民集体的重大争论中”不明确表态者的法律,伯里克利也强调:“对那些不参与政治的人,我们不认为他们是超脱自由的,而认为他们是无用的。”材料表明(     )

A. 不积极参政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B. 雅典普遍存在公民不愿参政现象

C. 积极参政是雅典公民的应尽义务    D. 公民的参政自由受到法律的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