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

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要求提高企业的“赢利率”,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等。这说明林鲁晓夫

A. 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执政

B. 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激发社会活力

C. 推行的经济政策较为激进

D. 改革思路从根本上突破了旧模式

 

B 【解析】“加强物质刺激形式”“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想通过奖励形式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故A项错误;材料中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务实,不是激进,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 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 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查看答案

在苏联(苏俄)发展史进行过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其中实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改革有(    )

①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②赫鲁晓夫改革  ③勃烈日列夫改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苏共中央规定:1968至1975年,农村硬化公路年筑里程大于4万千米。公路的修养费,除国家拨款、汽车企业提成外,将向有个人轻便汽车的公民酌收少量款项。这可以说明

A. 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反映

B. 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私有制

C. 政府计划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D. 斯大林模式得到实质性突破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农庄、农场下达计划指标,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这些做法

A. 增强了集体农庄抵御风险能力

B. 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快速发展

C. 实现了政府对农业的科学管理

D. 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与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与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与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说明。在很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与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商品交换。

——摘自《列宁全集》第4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