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勘探石油...

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勘探石油

②重大工程建设

③勘探煤炭

④预测和预防地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李四光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作用,其重大成就有地质力学理论、古生物学理论、冰川学理论、地震预报理论。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勘探石油、寻找铀矿。根据冰川学理论指导重大工程建设,根据其地震预报理论预测和预防地震。根据古生物学理论寻找开发煤炭资源。所以①②③④正确,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A. 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

B. 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

C. 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

D. 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

 

查看答案

(题文)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中他的贡献特别突出

①量子力学

②地质力学

③古生物学

④冰川学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

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

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套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查看答案

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 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 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 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 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查看答案

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 资讯传播

B. 新闻报道

C. 大众娱乐

D. 艺术鉴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