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朗当,来往行人上下...

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朗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C. 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

 

C 【解析】材料所讲的是市民乘坐有轨电车的繁忙的景象,这反映了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故排除B,选C。A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中国通讯事业表述正确的有

①1875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

③到2000年末,中国的固定、移动电话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④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查看答案

1877年12月24日,《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道:“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出现报道中这些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民众反侵略斗争日益高涨

B. 中国近代工业尚未产生

C. 美国记者道听途说,肆意歪曲

D. 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查看答案

近代铁路、水运、航运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④使近代中国迅速走向富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87-年,法国人米拉把黄包车从日本引入中国。当时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 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发展缓慢    B. 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日益加快

C. 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 近代中国市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