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能够“直接”反映的是反映的是面对日本侵华所造成的民族危亡,荣德生等近代实业家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亡,足以证明材料是在强调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材料中的“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共抗争之”也足以说明实业家的确具有危机意识,其他三个选项也能体现出来,但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所以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的只能是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人员的内迁    B. 军工企业的激增

C. 民营工业的发展    D. 战时需求的刺激

 

查看答案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谙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适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势所趋,复日移而北,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材料反映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 当地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C. 实业救国的思想广泛传播

D. 民族工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A. 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 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D. 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如图是1912年﹣1936年全国水田价格变动趋势图,据图可知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农村资本流动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较大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时期经济衰退

D. 当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