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8年上海知县沈宝昌在《上海县续志·序》中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

1918年上海知县沈宝昌在《上海县续志·序》中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迩来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1862-1874)视嘉庆(1796-1820)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读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P215

问题:

(1)材料中“同治视嘉庆时”“见闻”有何不同?

(2)材料中“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上海的变化?

 

(1)近代上海的屈辱(相关史实);洋务运动兴起,兴办民用工业、军事工业、建立现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与上海相关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西学东渐等。(政治上中外和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军事上建立新式海军、经济上出现近代工业、教育上出现留学教育和新式学堂等) (2)政治上帝制结束,走向民主共和;经济上民族经济发展;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儒学);生活上移风易俗或具体表现;教育上废除科举等 (3)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既发生了器物乃至制度及思想层面的变化,但又未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提出观点或认识,分别以史说明。 屈辱历史的见证;又是接受现代文明最早的地区之一。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同治视嘉庆时”“见闻”指的是同治时的新现象,有洋务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西学东渐等。 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指的是现在(1918年)的新现象,有政治上走向民主共和、经济上民族经济发展、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兴起等。 第(3)问,本问分层次给分。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既发生了器物乃至制度及思想层面的变化,但又未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上海是屈辱历史的见证;又是接受现代文明最早的地区之一。 一般层面:仅提到近代以来上海的变化或单方面谈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变革,这些变革极大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1)将下列“国家”与同时代的“变革”相对应(填写字母)。

(2)简述上述“变革”的特点。

(3)结合上述“变革”,谈谈你对“这些变革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发展”的理解。

 

查看答案

材料一:A悬泉汉简详细记载了公元前39年的一次纠纷。4名粟特使节向敦煌的中国官员上诉,称他们卖的骆驼价钱太低,中国官员支付的是又瘦又黄的骆驼价,而他们的骆驼是又白又肥的骆驼。公元前39年,敦煌官员为这起纠纷下了定论:粟特人已经得到了合理的报偿。

——B王素《悬泉汉简所见康居史料考释》

材料二:“如此不尽人情地对待这些使节,可能是因为汉朝官员一直对粟特人怀恨在心,因为他们和汉朝长久以来的敌人……合作,因此故意少付钱以报复粟特人。”

——C荣新江《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注:悬泉汉简出土于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1987年发掘出35000多件废弃的文书,23000多件有汉字的木简。……大约2000根简有纪年,在公元前111到公元107年之间,这正是军营有人驻扎的时期。

问题:

(1)上述材料中划线部分,就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而言,_____是一手材料,_____是二手材料。(填写字母 )

(2)材料一、二中,对丝绸之路贸易纠纷进行史实陈述的是______,对其进行历史解释的是______

(3)材料中所说的“汉朝长久以来的敌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上这段贸易纠纷的真实性进行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不断调整,其中20世纪30年代开始运行的模式是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市场经济放任自由

C. 国家干预宏观调控

D. 计划经济高度集中

 

查看答案

一战后“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的条约是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五国海军协定》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某国在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却“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该国指的是

A. 法国

B. 俄国

C. 德国

D. 日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