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清末民初社会观念的变化。

(2)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新气象,比较其形成的不同。

 

(1)从维持中国旧俗、恐惧排斥新事物,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潮。 (2)材料一:对待西方物质文明,通过实践体会其优越性,从而逐步认识接受。材料二:对清朝及传统旧俗的不满;在辛亥革命推动下民主共和、平等自由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人们对电灯和自来水由恐惧到接受的过程说明,清末民初社会观念的 “变化”是;从维持中国旧俗、恐惧排斥新事物,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潮。 第(2)问,由材料一信息可知,人们对待西方物质文明,通过实践体会其优越性,从而逐步认识接受;由材料二信息“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得出,人们对清朝及传统旧俗的不满;在辛亥革命推动下民主共和、平等自由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3月18日上午,安徽首个省级“菜篮子工程”——合肥徽商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对外开门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倡导发起“菜篮子工程”,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农村蔬菜生产

B.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 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

D. 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

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查看答案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出现于

A. 明末清初

B. 清末民初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下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

A. 汉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