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正...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正在滑向动荡的边缘

C.西欧、日本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欧共体、日本经济的崛起、不结盟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 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 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 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 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查看答案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A. 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B. 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C. 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D. 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查看答案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

A. 里昂工人起义    B. 第一国际

C. 巴黎公社    D. 十月革命

 

查看答案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参议院         C、总理         D、国民全体

 

查看答案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 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C. 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D. 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