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直接诱因是 A. 美国贫富差距大 B. 股...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直接诱因是

A. 美国贫富差距大

B. 股票投机严重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 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股票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成为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直接诱因,故B项正确,D项包含B项之中;美国贫富差距大,造成了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成为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故A项排除;C项是根本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孔颜人格传统的看法中,颜回以笃学受到后人尊崇和景仰。他的笃学并不是对政事冷漠的回避,他的论述和行动都在努力实践孔子的人格原则和风范。颜回是作为一个有为之士,像舜一样匡世济民赢得身前生后名,而不是心甘情愿作一个苦行僧。颜回没有参与政治,与他的早逝是有绝大关系的,但主要是当时所面临的险恶的政治环境的缘故,用他的话说就是“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也就是过于理想化而不能被政治权势所接受。其政治愿望体现在行动上就是颜回追随孔子十四年颠沛流离的列国周游弘道,如果不是坚定的精神支撑,或许颜回早已悄然逃离孔子而去。当弟子们纷纷逃去求得片刻安静和苟延时,颜回出生入死始终与孔子为伴。这种出生入死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他追求天下有道、弘道行仁的理想社会的政治抱负。

——摘编自林克庆卫东海《论颜回“外王”实践的人格壮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外王”实践失败的内外因素。

(2)根据材料,概括颜回的人格魅力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对英国来说,一战的极端残酷性所引起的战后和平主义的盛行,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意义上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蔓延”,在保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修正《凡尔赛条约》以平复德国的不满,从而通过英德协调形成英、德、法、意四大国主宰欧洲的局面,并恢复欧洲的均势,世界经济萧条和各国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的英国经济的虚弱,以及当权者无视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而一味削减国防开支,还有不可忽视的英国所面临的全球战略困境,都是绥靖政策在英国形成的重要因素。对法国来说,世界性萧条对其经济所产生的恶性影响,政坛斗争的异常激烈而使国家的政治无稳定可言,右翼对左翼的强烈的意识形态敌意而导致亲纳粹势力的发展,消极防御战略以及对英国的一味依赖所造成的战略瘫痪,则是法国选择绥靖政策的重要原因。对美国来说,对一战后的和平安排——凡尔赛体系的强烈不满而导致的普遍孤立主义情绪,战后国内的和平主义与反战运动,经济大危机使政府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救济以缓和国内局势,以及担心过于介入欧洲的政治而将美国再次拖入战火,是20世纪30年代中立法被提出并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许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三国采取绥靖政策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法、美三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过程中,宋子文、孔祥熙及在立法院主持财政经济委员会的马寅初,留学美国时都研究过该国的财政制度,他们对中国的财政制度进行了改革,使财政制度向现代化方向跨出一大步……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盐务仍被占有“引票”的盐商垄断。1932年通令划一税率,合并盐税为正税、销税和附税三种。从1928年到1934年,国民政府分别颁布了《审计法》《预算法》《财政收支系统法》等,加强了国民政府对财政的依法管理。1934年国民政府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确定县为自治单位,将土地税、营业税的三成、屠宰税等税捐作为县级财政收入,使地方财政来源有一定的保障。在税制整旧建新中,国民政府先后举办卷烟等货物的统税,一物一税,以统税抵补厘金的裁撤,并在1925年在北京会议上与国外达成协议,获准于1929年收回关税自主权。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在百年之间发生了两次结构性变化。这两次变化承先启后,既是对19世纪地缘战略格局调整的总结,又为21世纪地缘战略格局的重组勾勒出基本轮廓。20世纪末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较之世纪之初早已面目全非。

——摘编自田传志《20世纪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回顾》

结合材料与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白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区分“古之君”(尧舜等原始民主时期的“君”)与“今之君”(秦以下全体专制帝王),指出“今之君”是“天下之大害”。黄氏针对尊君论的理论基础——“天下受命于天子”之说,重新论证了“天下”与“君”孰主孰客,从而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而其论证手法是复归“古之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黄宗羲从“君客论”出发,高唤出这样的警句:“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进一步阐发君臣关系为同事协作关系:“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材料二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否定了“君权神授”说,并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人民主权思想。他指出,所谓人民主权就是以公共意志为最高权力,其具体体现就是由全体人民根据自身利益所制定的社会契约。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都享有主权,同时也必须服从主权。换言之,在最高主权面前人是平等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如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即迫使他自由。通过“社会契约”的学说,卢梭提出了全新的国家组织原则,而“人民主权论”则更直接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旗帜。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黄宗羲思想所体现出的新变化及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卢梭思想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