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写到:“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写到:“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接着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他们最后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下列观点和上述说法相似的是

A. “恻隐之心”

B. “心即理”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

 

D 【解析】试题分析:上述观点反映出由于自己缺乏良知(对纳粹种族歧视的反抗),最总自己也成为受害者。“恻隐之心”仅仅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心即理”认为心也是世界本源,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寻找天理的途径,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致良知”强调去除私欲,恢复内心的良知,和上述说法相似,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查看答案

朱熹曾这样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

A. 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

B. 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C. 李贽的思想根源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查看答案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

A. 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 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C. 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 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查看答案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孔孟

A. 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 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C. 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    D. 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查看答案

晚明时期有人主张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这表明当时

A. 工商业发展影响了价值取向

B. 程朱理学改变了消费者观念

C. 奢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风尚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