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己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D、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据较高的比重,这一方面会给发达国家带来沉重负担,另一方面过高的福利待遇不利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更无法消除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实际,B C D三项表述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 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查看答案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凡尔赛体系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体制    D. 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 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C. 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材料三

下图为1998~2007年中国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西方养老制度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养老制度出现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养老制度的社会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