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

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力奏奇功,捷报传来,万众欢腾。”“力奏奇功”指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B 【解析】1937年9月、“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等可确定,所指是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大捷。A项淞沪会战发生于上海地区,可排队;C、D两项可从时间上排除,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台儿庄战役是在1938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长江

C. 挺进大西南

D. 挥师大西北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当凡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嫁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C.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类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材料表明

A. 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力    B.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转移

C. 《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的整理与总结须以事实为前提。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五四运动后进行的知识总结,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

C. 中国政府最终签署《凡尔赛和约》    D. 在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是中共

 

查看答案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B. 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