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

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 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是指洋务运动,历史学上也被称为“同光新政”,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所以答案选C,A是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BD两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 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查看答案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 洋务运动兴起

C. 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

D. 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清政府被推翻    B.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始    D.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答案

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 商品经济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自然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编者注:新世界即“新大陆,,)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二

(1)材料一说明世界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