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可.波罗游记》将东方描述成“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亚...

《马可.波罗游记》将东方描述成“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A. 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 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

C.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

D.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解析】“欧洲人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说明欧洲人对于黄金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动因,B正确;其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在

A. 大西洋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太平洋沿岸

D. 印度洋沿岸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刊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特点的成因。

(3)根据材料四,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 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 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 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 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查看答案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查看答案

2012年夏上映的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