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  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1)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 (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解析】第(1)问,原因抓住关键信息“德国留学期间”“校长独揽大权”“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回答。第(2)问,特点和贡献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第一问的答案,放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

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

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查看答案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查看答案

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

①实行粮食税

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③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④允许自由贸易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查看答案

(题文)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他为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无意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 《共产党宣言》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神圣家族》

D. 《资本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