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行外交“新思维”,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促使其对外战略...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行外交“新思维”,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促使其对外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是

A. 美国军事上的优势

B. 与中国关系的恶化

C. 本国的军事实力

D. 本国的经济实力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决定政治,正是经济上的力不从心,迫使苏联改变了其对外战略,故D项正确;ABC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里根当选总统后,于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联的战略上看,实施“星球大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B. 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

C. 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D. 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14岁中秀才,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当时民间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曾一度在太医院就职,但始终无法被朝廷重视。在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参考了800多部书籍,足迹遍及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这部伟大的著作,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时珍、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李时珍,字束璧,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於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覼(叙述)。善医,即以医自居。

——顾景星《白茅堂集》卷三十八

材料二时珍曰∶“蘋,乃四叶菜也。……《韩诗外传》谓浮者为杏,沉者为蘋。曜仙谓白花者为蘋,黄花者为杏。苏恭谓大者为蘋,小者为杏。杨慎《卮言》谓四叶菜为杏。……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其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莼也。似莼而稍尖长者,杏也。其花并有黄白二色。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蓬草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蘋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部

材料三曼陀罗花是一种具有麻醉作用的重要药物。由于方言不同,名称不一,以致无人认识。李时珍按照古书对曼陀罗的描写,到武当山访问药农,重新确定了这味药物。……首先是经过尝试证实了关于它的传说:“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李时珍试验之后更正说:”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说明笑或舞不是来自采花者,而是麻醉后的表现。其次,证实曼陀罗花,须与火麻子花同用,才具有麻醉作用。他说:“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许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不难想象,曼陀罗花同火麻子花,合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李时珍经过多次尝试才弄得如此准确。

——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三归纳以往医药典籍存在的问题。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李时珍是如何解决以往医药典籍存在问题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李时珍的治学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本草纲目》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摘自《中国传统文化总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李时珍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又是怎样写成《本草纲目》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

(3)你认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刘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说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形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乃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谿知县

——《明史》卷二九九·列传一八七

请完成:

(1)根据材料,概要说明明朝以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

(2)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本草纲目》成书经过、特点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