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1936年7月~1939年4月,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内战。内战爆...

阅读下列材料:

1936年7月~1939年4月,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内战。内战爆发后,苏联、共产国际、纳粹德国及墨索里尼的意大利都介入其中,因此有人认为西班牙内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曲。

材料一(我们)指望出现一个友好或中立的西班牙。如果那里建立了一个共产党或法西斯的政府,我们便再也不能保有通过地中海或取道大西洋的交通安全了。……无论哪一方获胜,我们的前景都必然是令人不安的,因此我们必须经常考虑直布罗陀的最终地位问题。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法国政府禁止将一切武器、弹药、战争物资以及一切装配的或拆散的航空器和一切作战船只直接或间接输出、再输出或运至西班牙、西班牙属地或摩洛哥西属地区的某一目的地。

——法国政府关于西班牙战争的声明

材料二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部队只有三个营,希特勒后来承认:“进入莱茵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在东非只有两个月的石油储存。如果西方国家禁止向意大利输送石油,意大利的飞机、坦克很快会陷入瘫痪状态。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政府在西班牙内战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这一措施的影响。

 

(1)采取不干涉政策。原因:英法两国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实力有所削弱;经济危机使英法国内局势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尽量避免战争;希望利用德意消灭苏联,实现祸水东引。 (2)影响:使弱小国家利益被出卖,丧失了对英法的信任;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苏联与德国签订条约自保,使德国法西斯免去两线作战之虑;英法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自食其果。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策”是不干涉或绥靖政策。“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的变化和当时两国的战略意图来思考,如英法两国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实力有所削弱;经济危机使英法国内局势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尽量避免战争;希望利用德意消灭苏联,实现祸水东引等。 第(2)问,“影响”,依据材料信息“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使弱小国家利益被出卖,丧失了对英法的信任;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苏联与德国签订条约自保,使德国法西斯免去两线作战之虑;英法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自食其果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国际联盟的所作所为表明它

A. 是有名无实的国际组织

B. 奉行的是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

C. 是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

D. 是维护正义的有力组织

 

查看答案

《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大国起操纵作用

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的漫画(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 以大欺小

B. 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 强权政治

D. 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绥靖政策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B.都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

C.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D.都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查看答案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材料中的“我”所代表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波兰

D. 捷克斯洛伐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