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

“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是“政事堂”的设置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导致三省行政效率降低

D.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B 【解析】唐代初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此时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后来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到宋代政事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行政机构也就是中书门下,也就是说相权在集中扩大,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封为海昏侯。后来刘贺墓出土了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A. 郡国并行制已废除

B. 《汉书》记载不足为信

C.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 《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查看答案

学者许倬云曾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不断加强亲戚之问的关系。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 宗法制下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C. 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 周王通过宗族纽带维护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以上材料均选自《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指什么?

(2)列举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四个阶段,并说出每个阶段的一篇著作的名称。

(3)结合上述材料,概述我们应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

 

查看答案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性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放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材料二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3)材料中“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什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②确立于解放战争时期

③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改造的理论

④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