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知画者有不知。”对应苏东坡论画思想的认识论

A.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知行合一

 

B 【解析】根据材料“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可知强调的是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发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理,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宇宙万物本原是理,而是强调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方法论是格物致知,而不是致良知,排除C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认识论,与材料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不符,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表明儒家思想

A. 主张建立礼乐制度    B. 深受宗法制的影响

C. 认同情感的积极性    D. 提倡人文理性精神

 

查看答案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诏罪己,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思想有利于

A. 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 加强君主专制权力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始皇统治时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臣(丞相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求药的方士)……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既焚书……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伏弩射杀)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也。”

《诏定古文尚书序》

“及秦始皇兼并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

《汉书·儒林传》

“秦(秦始皇)燔五书,坑杀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

《论衡·谢短记》

 

 

A. 儒家学说已成为经典

B. 坑儒事件发生于咸阳

C. 秦政府实行焚书一事

D. 汉朝承袭了秦代制度

 

查看答案

在城市布局建设中,《管子》主张“因天适,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 百家争鸣思想的影响

B. 礼制等级思想的破坏

C. 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

D. 城市功能的发展完善

 

查看答案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