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808年起,拿破仑所封的贵族头衔多达成百上千个,直至1814年,拿破仑下诏册...

从1808年起,拿破仑所封的贵族头衔多达成百上千个,直至1814年,拿破仑下诏册封了3600个贵族爵位。这说明:

A. 欧洲封建残余复辟成功 B. 法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 拿破仑是一个封建皇帝 D.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彻底失败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实际上强调了拿破仑所封贵族头衔众多,但依据所学史实,从1808——1814年,虽然拿破仑已称帝,但法国一直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断言其是封建皇帝,排除A和C。拿破仑执政时,对外反对反法联盟的进攻,对内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项说法错误,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雇佣兵制   B.创办法兰西银行   C.编纂《民法典》 D.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查看答案

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有(   

君主立宪派 吉伦特派 雅各宾派 热月党人 拿破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马歇尔演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杜鲁门国情咨文的内容,说明二战后美国的政治企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十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结合历史发展状况简要说明该目的不能实现的理由

 

查看答案

近现代中国外交反映了国运的兴衰,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主权国家外交围绕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辛丑条约》

材料二: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材料三: 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奥地利

1971年5月28日

比利时

1971年10月25日

冰岛

1971年12月8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荷兰

1972年5月18日

联邦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新西兰

1972年12月22日

西班牙

1973年3月9日

……

……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互相裁减军事力量,加强双方军事互信,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材料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反映出晚清外交典型特征是什么?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在这种外交方针指导下,我国选择了与苏联的新型外交——友好结盟。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显著突破的几件大事, 说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重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二到材料四,中国与前苏联、中国与俄罗斯外交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说明当今中俄关系建立的基本出发点。

 

查看答案

辛亥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在追求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曲折历程中发展探索,走向光明,最终实现了从“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当选。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图1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图2漫画      各民族大团结

材料三:“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的“图1”、“图2”,说出它反映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4)材料三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政治制度?结合本题所给材料,说说对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