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完全解体

C. 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    D. 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确立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若干诸侯国不再分封血缘贵族,而是派遣行政官员管理,这表明原本分封制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正在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故C项正确。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土地制度等,而材料强调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排除A。B项“完全”的说法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春秋时仅仅出现了县和郡的形式,尚未确立系统的郡县制,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

1979年11月27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了一则新华社短讯:“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委会副主席费·吉布尼和保·阿姆斯特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教授和夫人。会见时邓小平副总理同来自美洲的朋友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从上述报道中,人们看到的只是礼节性的外交辞令。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出版后,人们从中发现了这次谈话的内容。

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说,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此语一出,石破天惊!

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多次阐述。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做了明确的论述。

请回答:

(1)1979年11月邓小平的谈话为什么没有受到重视?谈谈你的推测。

(2)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再次谈论这些问题起到什么作用?1979年的谈话如果公开,你认为能起到南方谈话的效果吗?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一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三、四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相对比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2:1997年2月19日距香港回归日只剩131天。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日早上悲痛地表示,对“一国两制”概念的创造者无法亲眼目睹香港回归,感到十分难过及悲痛。

材料3:

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新老交替的关键是要解决老同志占着位子的问题,而相当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1989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1990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十年途程》

材料4: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是好猫。……”

(1)根据材料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3说明邓小平辞职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何重大促进作用?

(4)材料4中,“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查看答案

下面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几幅照片,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待整理同步试卷/高中历史同步/【2012优化方案%20优秀练习】历史选修四(配人教版)全册/5-22.TIF

(1)请为上述几幅照片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内容要包括主要战绩和影响)

(2)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天(1933年),邓小平被叫到一间屋子里,有人挥舞拳头,拍打桌子,大声地对他喊叫:“你的三次书面检查,全是在为你自己歌功颂德,错误一点都没有承认,现令你向党写第四份申明书,假如继续抵赖下去,必须考虑你的党籍。”邓小平坚定地表示:“我要说的都说了,每句话我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全是真话实话,我可以用党性来保证负责,现在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材料二邓小平表示,“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把中原野战军打光了也值得!”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后面追敌迫近,情况十分危急,他亲临前线,向全体将士发出命令:“现在除了坚决过去,没有别的出路,即使前面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要坚决打过去”。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