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

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

A. 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B. 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C. 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D. 从君主立宪制到民国共和制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即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国民”意识得到增强,故A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没有树立起“公仆”意识,故C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并没有建立,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

A. 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    B. 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D. 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A. 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B. 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

C. 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D. 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查看答案

唐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    B. 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

C. 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    D. 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

 

查看答案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查看答案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 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    B. 从宗法制到分封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