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 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 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 多哈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A。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揭开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排除B。2001年多哈会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提出对台政策的“四不原则”: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这“四不原则”

A. 有利于上海合作精神的发扬与光大

B. 表明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体现了以诚相待“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 说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广泛适用性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毛泽东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 成为联合执政机构

B. 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

C. 职能已被人大取代

D.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72年主动同新中国建交;1980年美国支持伊拉克进攻伊朗,1990年,美国发动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1972年美苏双方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2001年,美国退出该条约。这些表明,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是(     )

A. 意识形态    B. 平等人权    C. 民族矛盾    D. 国家利益

 

查看答案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 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

C.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权力真空〗

 

查看答案

尼克松在1972年接受专访时说:“世界历史上享有长期和平的唯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的观点表明

A. 两极格局没有存在的必要    B. 美国已经放弃霸权主义

C. 势力均衡一定会带来和平    D. 多极化的趋势已经显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