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

《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  )

A. 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    B. 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

C. 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间力量    D. 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

 

B 【解析】从材料来看,辛亥革命在乡村生活中的角色与之前的清政府没有什么区别,相当于之前的改朝换代而已,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并没有深入其中,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一种弊端;C选项错误,地方乡绅是革命的不确定者,是投机革命的分子;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农村大变革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A. 驱逐满人    B. 汉人掌权

C. 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查看答案

图是《时报》在1907826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

A. 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

B. 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

C. 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D. 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

 

查看答案

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晚清一位人士曾上书朝廷:“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不顾身家,无负朝廷……何忍弃之?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督死守御。”该“上书”针对的是

A. 英国侵占香港岛

B. 俄国侵略新疆

C. 清政府割让台湾

D. 列强瓜分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