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根据唐朝长安城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城的布局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经济状况?

(2)对照两图,说明北宋汴梁城布局上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

 

(1)布局特点:方正规则、整齐划一,呈封闭的棋盘形状;皇城和宫城居于城市中心偏北,并以此形成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呈对称分布;“坊”“市”分开。状况:体现皇权至上;严格的管制;政府对商品经济活动加以限制和管理。 (2)变化:街道规划由封闭转为开放;商业活动不再受空间限制,“坊”“市”分设格局被打破。影响:北宋都城的经济、文化娱乐中心职能加强。 (3)中国古代城市商业的发展一直受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制约,未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城市一般是政治中心或军事要地,其经济发展主要受政治和军事发展的推动,职能以政治为主,经济为辅。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唐代城市的特点和长安城示意图回答唐朝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第二小问结合唐代皇权的强化和商品经济的严格限制回答即可。(2)根据北宋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经济文化娱乐职能加强等回答即可。(3)根据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政治职能的强化等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1)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材料二王家范认为,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抵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那幺,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主要是国家开支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是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在表面繁荣下,生产者却日益贫困,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怪象……。中国城市是朝廷控制的政治中心,都市为官僚、皇室提供生活、消费和娱乐,农村只起供养作用……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都被消费了,没有剩余财富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完成瓦解自然经济的历史使命。

——任世江《商业:城市的繁荣与农民的贵困化》

(2)据材料指出“社会怪象”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何不能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

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人开创的。明清之际,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这说明古代闽商(   )

A.具有开放意识和拓展精神

B.专注于海外市场而没有开拓国内市场

C.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

D.不堪忍受国内封建压迫而移民海外

 

查看答案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B.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C.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查看答案

《水浒传》第十五回载:吴用去说服阮家三兄弟入伙打劫生辰纲,吴用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买了一大瓮酒、20斤生熟牛肉和两只鸡。此故事

A. 体现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客观反映了明朝的货币流通情况

C. 说明了当时白银的购买力强

D. 佐证了小说具有可信的史料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