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四: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简要说明两国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历史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独立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每点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加强了社会矛盾;俄国革命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等。 (3)道路: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每点原因:国情不同,俄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中国无产阶级力量薄弱。 【解析】(1)“不成熟的理论”根据材料“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得出。根据材料“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并结合所学从经济阶级等角度回答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中“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可知,马克思主张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根据列宁的观点:“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可知,列宁认为在落后国家也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的背景回答列宁革命主张的依据。 (3)中俄两国分别选择的革命道路可以从材料“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原因结合国情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前期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鸦片战争前,清政 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 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一切对外交涉事件。

1861年,清政府 设立总理街门,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构造了近代外 交机构的雏形。

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的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迈出了创建使领制度 的第一步。郭嵩焘在屈辱中就任驻英国大使,揭开了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序幕。

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 外务部。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 构,中国外交走向正规。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 专门化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

——据《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转型》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有学者预言,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 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 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 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这说明

A. 两极格局已经解体    B. 和平已成为世界主流    C. 世界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D. 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

 

查看答案

钱其琛说在东西方对峙、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的严峻形势下,正是它勇敢地站出来, 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超级大 国的军备竞赛,并坚定不移地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它”是指

A. 欧共体    B. 不结盟运动

C. 亚太经 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总统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

 

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表明

A. “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 美苏关系得以缓和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美国意图称霸全球

 

查看答案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的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 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新中国坚持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 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