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同学做了一张关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探索历程总结为“三次变化”...

某同学做了一张关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探索历程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应为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B. 南昌起义、长征胜利会师

C. 秋收起义、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

 

A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方式的变化”指的是从南昌起义开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央领导的变化”指的是遵义会议上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A项正确。长征胜利会师,标志长征结束,在遵义会议之后;早在遵义会议上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开始”不符,排除B。秋收起义属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表现,发生在南昌起义之后,与“开始”不符,排除C。八七会议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七届二中全会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内容,均与“开始”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 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亊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 就”。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

A. 国民革命运动

B. 工农武装割据

C. 红军长征

D. 解放战争

 

查看答案

下图为《新青年》在不同时段发表的文章中涉及“革命”一词所占的比例。出现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五四运动的发生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国共合作的实现    D. 土地革命的进行

 

查看答案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这一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 沙皇武力镇压革命

B. 两个政权并存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俄国退出一战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的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表明巴黎公社

A. 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尝试

B. 建立起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

C.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查看答案

太原市某中学高一(1)班学生承担 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其资料搜集如下图。据 此推断其承担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能是

 

A. 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B.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    C. 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    D.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