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清朝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认识到,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

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清朝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认识到,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 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 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B 【解析】根据材料中清政府的地方官员主张“借洋兵助剿”,中央官员也主张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可以看出,清政府上下都认识到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为之后开展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太平天国运动使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太平天国运动促成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而不是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故A项错误。CD两项没有体现,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01019日,即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第二天,咸丰帝命令奕䜣等人“将退兵各层,迅速定议……画押换约”。主持和局的奕䜣就在当天晚上赶忙按照侵略者要求,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由此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 从经济上重创清政府    B. 掩盖了其抢劫的罪行

C. 迫使清政府最终屈服    D. 弥补了战争军费开支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 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规定

A. 使中国获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B. 使中国关税征收逐步制度化    C. 导致中国关税收入开始大量流失    D. 使鸦片贸易在华得以合法化

 

查看答案

林则徐在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这反映了林则徐

A. 主张与英国通商贸易

B. 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 熟悉英国的政治制度

D. 具有“天朝上国”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肯尼迪在1961年1月室誓就任前后,着手制订“新边疆”的施政纲領。“新边疆”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内政方面,实行双重利率即降低长期利率、提高短期利率的有限廉价货币政策,采纳“新经济学”的减税主张,实行长期赤字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太空探索和登月计划;实施老年医疗保险,提出解决种族隔离的民权法等。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肯尼迪提出“新边疆”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肯尼迪的内外政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当时很多人认为,要保卫俄国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首先保卫国家,所以继续参战是合理的选择。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第147页)

材料二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和约。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主要内容有: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等。这个和约,不仅使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当时很多人的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布列斯特和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