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到李贽的“童心说”,再到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贯...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到李贽的“童心说”,再到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是

A. 突出人性

B. 冲击理学

C. 服务市民

D. 维护专制

 

A 【解析】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李贽的“童心说”强调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王夫之认为“私欲”也是“天理”,即人的正常欲求是合理的。三者的观点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是突出人性,故答案为A项。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排除B项;这样的说法不是针对特定群体,难以反映是服务市民,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这主要借助于

A. 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

B.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 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D. 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查看答案

古语有云:“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这里的“史”是指

A. 历史事实和重史传统

B. 历史解释和史料取舍

C. 历史理解和史学观念

D. 历史文本和国史教育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哪些新兴力量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请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是什么?

(3)当今信息技术深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请回答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国?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对待文化的多元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

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国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

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

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路德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还有哪些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产生了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精神信仰发展变化的根源。

 

查看答案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往往作出不同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16世纪(明中叶)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但建立在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明清商品经济 ,并没有真正割断其自然经济的脐带 ,基本上没有脱离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轨道 ,它与导致“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那种商品经济是有所不同的。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变最少”的政治制度是?并从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回答“立足于市场经济”改变最多的“文化”有哪些?

(3)据材料三,从中西比较角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并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形态与西方经济形态的本质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