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

《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滞,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该记载

A. 说明军机大臣需敏锐严谨

B. 体现军国大权尽归内阁

C. 证实清朝中央集权强化

D. 显示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A 【解析】清代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上传下达,“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滞,不滞不泄”说明军机大臣必须保密工作,谨慎工作,A正确;材料中说明内阁兼职军机大臣,并不是掌握君权,B错误;材料体现的君权加强,不是中央集权,C错误;D中思想材料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皇帝多次发布诏令,谏议大夫(门下省谏官)兼尚书左丞(尚书省属官)的魏征数次据理力争,驳回了皇帝的诏令。在此魏征

A. 依靠皇帝掌控了尚书省

B. 发挥了门下省审议职能

C. 能够上承天子下接百司

D. 有限制和监督君主的权力

 

查看答案

三国魏正始年间出现“正始之音”。当时以何晏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该学派遭到政治打击后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这体现了

A. 儒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B. 佛道融合趋势加强

C. 道家的观念深人人心

D.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固已为县,楚国事与之相合。”而《史记·秦本纪》却记载:“(春秋时期)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 秦国是历史上最早设置郡县制的国家

B. 《史记》是记载真实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C. 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县

D. 历史事实都必须通过考古发现去鉴别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陆贾,楚人,曾两次出使南越,获得政治上的成功。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留陆贾数月,畅谈欢饮。陆贾回来时,赵佗赐给陆贾大批珍宝。陆贾拜赵佗为越王,令称臣,奉汉约。汉正式承认南越为封国,而南越则承认从属于汉,汉与南越从对立变为一家。吕后时期,赵佗三次遣使,请求解除遏制南越发展的禁令,毫无结果。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攻长沙国边城,并以金钱收买,使闽越、西瓯等归属于他,南越势力空前强大。汉文帝即位后,令陆贾再次出使南越。陆贾至南越,责备赵佗自立为帝。赵佗恐,去帝号,自称蛮夷大长老。从此,南越与汉长期和睦相处,经济稳定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两次出使南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贾出使南越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遏制战略的缘起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是指贯穿整个冷战时期的美国争霸全球的国家安全战略。此战略是基于美国政府对其二战后世界地位的认识,即美国是世界领袖,负有“领导责任”。凯南最早提出和系统阐述了遏制苏联的思想,称为“遏制之父”。他的思想对美国战略的制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当局者认为,由于苏联追求对世界的“绝对权威”,暴力的或非暴力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由于原子武器的发展,如果发生全面战争,人类“将面临全面毁灭的危险”。因此,不能采取直接对抗的战争形式来消除苏联的威胁。

遏制战略既是美国针对苏联及其阵营的战略,也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国家战略。正是由于后一种本质特征的存在,可以说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美国必然和已经完全放弃了遏制战略的思维。

——摘编自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制定遏制战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战略对东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