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861年,清政府批准建立京师同文馆,1862年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861年,清政府批准建立京师同文馆,1862年6月在总理街门内正式行课。成立之初课程仅有外文和汉文。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分年课程计划(1876年制定)

 

年次

八年制课程规划

第一年

认字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

第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第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第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第五年

讲求格物(自然科学)。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第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第七年

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国际法)。练习译书。

第八年

天文测算。地理金石(考古)。富国策。练习译书。

 

 

——根据孙培清《中国教育史》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晚清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一 论题:京师同文馆与洋务人才培养 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开始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需要培养外交人才、外语人才、科技人才等,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反映了这一需要。但哲学社会科学在课程设置中被忽视了,不利于培养思想理论和政治人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参加者有商人、贵族和市议员等。英王特许其经营自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间广大地区的贸易,其他英国商人未经批准不得在此地区贸易,违者受罚。作为贸易股份公司的东印度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在18世纪,其贸易规模远远超过任何别的国家的公司。到1762年英国政府通过特许状授于公司许多权利;制訂法律来约束公司职员,对违犯者可处以罚款、监禁以至死刑;建立市政府和法院,有权任命官员;可建立军队;铸造印度货币,在印度使用;对非基督教民族的宣战媾和权利;处理战争所得领土的权利,包括交还、占有及其它处置。

——林承节《英国东印度公司怎样从商人组织转变为XXXX》

材料二1757年后行商制度只在一口通商的广州继续实行,承充行商的必须是“身家殷实之人”,经地方官核准后发给“行贴”。行商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外商垫付海关税银,然后在外商购置货物时一并扣清;二是为外商代购代销进出口商货,所有大宗商品都由行商垄断经营;三是行商代表官方办理外商的各种事宜,外商的要求和书信由行商向官府传递;四是负有监督外商之责,史载“行商防止商馆的洋人在居住及外出时不遵守《管理夷商办法》,监视洋人游览时遵守八项规章中所列有关事项。”由于清廷对外实行低税制、减税和免税等优惠,以及管理的不断松弛和软弱无力,为外商在华贸易大开了方便之门。

——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清朝行商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清朝行商制度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漫画《美国总统》,画中某总统讲话的背景最有可能的是,美国

A. 遭受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

B. 全面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D. 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

 

查看答案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美、英、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英国试图维护英帝国的传统利益,并打算利用美苏矛盾从中渔利,对苏持强硬态度;美国因为需要苏联出兵打败日本,还想适当照顾苏联的利益与情绪。美、英两国的一致意图是

A. 紧密团结打败日本法西斯

B. 均衡划分欧亚非势力范围

C. 将苏联逐出国际体系之外

D. 以利已方式实施国际协议

 

查看答案

英国工业革命前,在家内劳动制度下,妇女主要纺纱,男工织布;工业革命开始后,棉纺织工厂的工作几乎都由女工和童工担任。导致这一变化的非道德因素是

A. 妇女儿童更加勤奋努力

B. 生产技术特征使然

C. 资本家的唯利是图

D. 成年男工耻于从事纺织

 

查看答案

古代罗马法有如下内容:“奴隶可以为主人办事、经商……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公家的奴隶还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这说明罗马法

A. 改变了罗马奴隶社会的性质

B. 承认奴隶阶级完整的人格

C. 没有将奴隶与牛马完全等同

D. 借鉴了古代雅典法律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