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

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据此判断

A. 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 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

C.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D. 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可以看出,清政府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实际上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故本题选择A项;B中民族观念没有体现;C与材料中意思相反;D中没有提及维护主权问题。   《天津条约》(1858年)   《北京条约》(1860年)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  )

A. 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

C.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

D. 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 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 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 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 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查看答案

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 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

B. 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 两者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 两者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查看答案

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

A. 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B. 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

C. 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D. 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任免指按法律规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所担任某项职务的行为。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以下任免权使用准确的(  )

A. 英国的国王可直接任免驻外国大使    B. 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任免内阁

C. 美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任免大法官    D. 德意志帝国皇帝可直接任免帝国宰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