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53年到1963年的11年中,美国向南朝鲜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达26.89亿...

从1953年到1963年的11年中,美国向南朝鲜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达26.89亿美元,占同期美国全部外援的十分之一强。美国对南朝鲜经济援助的真实意图是

A. 遏制中国

B. 加强南朝鲜经济

C. 与苏联对抗

D. 统一朝鲜半岛

 

A 【解析】此时美苏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援助南朝鲜显然是通过控制南朝鲜遏制社会主义国家,A正确;B和D显然不是美国的目的;美国的意图是遏制中国,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多年前中、美两国出兵朝鲜半岛这个“危险的大国竞技场”的原因。

(2)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3)历史总是让人惦记,60多年后的朝鲜半岛今天依然不太平静,尤其是朝核危机。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更是加剧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世界的紧张局势。在当前新的世界形势和条件下,针对材料中“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这个问题,请论述一下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

——毛泽东1950年6月28日讲话

材料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对美国的警告

材料三“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国际外交原则?

(2)材料二表明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斗争态度?请举一例说明。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有“得”也有“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麦克阿瑟的大军压境,想到美国支持蒋介石的往事,刚刚夺取全国政权的毛泽东不能不有“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之感。加之苏联领导人的一再鼓动和提供无偿援助的许诺,毛泽东终于下决心派大部队赴朝作战。

——《朝鲜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世人才知道战争真相》

材料二首先,中国在朝鲜的军事胜利为它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大国的地位。牛津大学战略学教授罗伯特·奥内尔指出,从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开始,在此后的三年战争中,中国冒升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这一成就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近30年中源源不断流向中共的苏援饷械所带来的结果。与毛泽东及其同事不诚实的声称相反,中共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永远也不可能获得这一成就的。其次,中国成功地以出兵朝鲜换取到了大量苏援,为中国的军事、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出兵朝鲜最新揭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回答,对中国而言朝鲜战争有何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巨大损失?

 

查看答案

“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是美国参谋长布莱德雷对哪次战争的认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朝鲜战争

C. 越南战争

D. 中东战争

 

查看答案

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他所说的“敌人”主要是

A.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

C.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D. 第三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